2022年的腳步已漸漸走遠,江蘇佛學院寒山學院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院長秋爽法師的正確領導下,寒山寺、重元寺常住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寒山學院教務處認真貫徹執行了開學初教務會議制定的教學、修持目標。學院全體法師、教師積極備課、認真上課,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年度各項學習、修持計劃。以下為江蘇佛學院寒山學院2022年工作回顧及2023年工作展望:
一、結合學院情況 實抓教務工作
(一)基本情況
寒山學院已辦學19年,今年畢業第六屆本科12人以及第二屆研究生4人,截止目前,寒山學院共畢業605名學僧。首屆一年期居士班經過學修考核結業20人。都坎嫩法師經過三年學修并完成畢業論文答辯,今年圓滿畢業,是寒山學院培養的第一位南傳研究生學僧。今年共招收本科新學僧30人,研究生班新學僧報名15人、錄取12人。目前,寒山學院除了本部本科班4個,研究生班3個,還有太倉班1個,天臺本科班1個,研究生班1個,總計190名學僧在校。
(二)加強政治學習 狠抓道風建設
在這一年,在大和尚的領導下,加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江蘇省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學習新的《宗教事務條例》、新修訂的《宗教院校管理辦法》《江蘇省宗教事務條例》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展崇儉戒奢專題教育宣導會,組織師生參加寒山全山崇儉戒奢專題教育會學習,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引導法師學僧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加強新時代宗教人才培養,凝心聚力辦好佛教教育,發揮在佛教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調整課程安排,確保公共文化課程占全部課程30%以上,將每周日晚固定為愛國主義影視教育時間。同時,組織法師學僧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昆山國防園參訪學習。通過升國旗、觀看愛國電影、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式直播等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定期召開教務會議,及時溝通解決教學教務等問題,提高教學水平和學僧管理水平。開展新聘青年法師聽課考評工作,規范課堂教學秩序,促進佛學院青年教師的成長,加強佛學院教師隊伍建設。本年度已聽中強法師、昌通法師,太倉班妙道法師以及天臺班妙正法師、海法法師等法師的課。積極選派相關法師、老師參加統戰部、中佛協、省民宗委組織的各培訓班、研修班及座談交流會等活動。副院長兼教務長宗澤法師參加中央統戰部組織院校骨干教師培訓班;院長秋爽法師和教務主任耀相法師參加江蘇省宗教院校工作會議;達陽法師被省佛協推選至中佛協參選“2022全國佛教院校優秀教師”。
(四)實抓學僧教育
寒山學院自2018年試辦研究生教育以來,連續三年招生,每年有大量學僧報名,寒山學院根據省民宗委批復的名額擇優錄取。第二屆研究生已順利畢業,第三屆研究生順利開題,進入論文寫作階段。本年度新生報名15人,擇優錄取12人。本年度由于疫情原因,外地導師凈因法師六月份到校講課一次外,均實行網絡教學,蘇州本地老師正常到校上課。由教導長妙華法師帶隊,組織20余名學僧前往泰州光孝寺受戒。
二、強化日常管理
定期召開學僧會議,通報考勤,提策紀律、規矩及威儀等。及時關注學僧思想動態,引導學僧調伏煩惱,調整、控制、改變情緒。
實抓早晚課誦、上殿過堂。教導長、班主任不定期查房,規范和強化日常常規檢查工作,進一步加強班主任權威,嚴格請、銷假制度。嚴抓學風、考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修改完善《學院基本規章制度》《法師守則》和《學院法師、學僧發表論文、參賽獲獎等獎勵規則》等,根據實際教學工作情況,修改和完善各條例細則,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以制度促管理。
三、加強學修及對外交流活動
本著“生活叢林化,學修一體化”的教學原則,按照寒山寺、重元寺常住的安排,組織學僧參加各種佛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僧的能力,開闊了學僧的視野。
寒山學院致力于培養深入經藏、學修并進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僧才,我院代表隊參加“2022佛教論辯會”榮獲組織獎,寂洲法師被評為“最佳辯手”。我院學僧妙道師獲得“2022江蘇佛教講經交流會”一等獎,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講經交流會并獲得金蓮花一等獎;中強法師獲得陜西講經比賽一等獎,并代表陜西參加講經交流會。延晗法師、海教法師積極參與教內學術論壇,并發表多篇論文。延晗法師和海教法師參加第五屆江蘇省佛教論壇;延晗法師參加2022年“少林學研討會”提交文章《從“裕公碑”考察福裕行跡》已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參加“宋韻臨安”學術研討會,論文《蘇軾的佛緣》入選《蘇軾與玲瓏山論壇文集》。海教法師論文《<地藏菩薩本愿經>文本中“孝道”觀念淺釋》入選第九屆中國漢傳佛教院校論文聯合發表會,因疫情原因發表會延期舉行。
寒山學院鼓勵學僧繼續深造,支持學僧向上、向外考學,過去的一年里有2位學僧考上中國佛學院深造。佛學院對于這些學生每月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助力其順利完成學業,學僧均十分感念母校和大和尚的慈悲,加強學僧與佛學院之間的感情紐帶,回報母校。
四、重啟居士教育
經大和尚首肯,第一屆一年期居士班于今年七月順利畢業,來自江浙滬的幾十位居士完成一年期學修,每周六周日固定授課,受到學員好評。第二屆居士班已完成招生錄取工作,120余人報名,錄取60人,但因政策及疫情原因,線下尚未開班,已建立相關學習群,及時宣傳常住法會信息及佛學院動態。明年將根據情況,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繼續開辦一年期居士班及暑期居士培訓班。
五、明年的工作計劃
(一)在學生培養方面
1、要在往年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漢傳佛教講經人才、辯經人才和中國漢傳佛教院校論文人才的培養。學院及早準備,安排法師、老師專人負責。學院請耀相法師總負責,成立專門的“講經與辯經小組”,邀請蘇州大學老師輔導,每個班3~5名學僧參加,包括天臺班和臺凈班,清涼學院也可參與。
2、繼續開展校內講經交流活動,重在體驗,讓更多的學僧參與進來,促進學僧深入經藏,開闊視野,提高思辨能力,讓學僧們形成學習經典、宣講經典的良好風氣。按大和尚要求聯合清涼學院再次舉行校內講經比賽,邀請蘇州大學老師做評委。
3、為促進學僧深入經藏,加強對三藏典籍的學習,計劃組織開展學僧背經比賽,比如《金剛經》《藥師經》《遺教三經》《普賢行愿品》《普門品》等選一部背誦,并予以適當的獎勵。本二班耀真同學會背《遺教三經》,本一道止同學會背《普門品》,還有幾位本二、本一同學正在背《金剛經》和《普門品》。
4、加強研究生培養,請研究生導師推薦學僧積極參與全國各地的學術研討會,加大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提升各方面能力。同時,多請著名的大德法師和專家學者前來講學,每次也可以適當地開一到兩堂面向四眾弟子的大課,客觀上增加佛學院的影響力。2021年及以后入學的研究生學僧,在各雜志、論壇或者學術會上發表論文或參加省級以上講經比賽并獲得三等獎(含三等獎)以上的,方可開題。
5、繼續加強道風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落實各項管理措施。明年全院師生進行結夏安居,佛學院8月31日(農歷七月十六)放暑假。去年和今年秋季開學前法師培訓效果很好,今年聯合清涼學院、法界學院、慈恩學院以及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部分法師培訓,反響極好。
6、作為新時代的佛學院,應多方位培養學僧,發掘特長生,因材施教,確保畢業的學僧有一技之長,或精通教理能闡釋教義,或能講經說法,或有書法技藝,或懂叢林規矩,能管理寺廟等。目前開辦的天臺班,和正在招生明年開班的臺凈班就是很好的展示。佛學院要全方位、多層次培養人才,避免單一化。在大力培養學僧的同時,同時要發掘人才。
(二)加強招生、畢業工作管理
1、招生工作依然是佛學院的重中之重,在總結以往招生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和加強招生工作,在確保招生規模的同時,突出招生質量,不盲目追求“量”的擴大,更要重視“質”的提高。最近兩年云南過來的學僧雖然數量下降,生源質量有所提高。還請在2022年資助云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的基礎上,2023年繼續支持并資助西雙版納佛學院,計劃2023年繼續前往招收優質學生。盡量每年前去一到兩次云南參訪,一是招生,二是加強與南傳佛教院校合作交流。中佛協多次提到過寒山學院與西雙版納的合作非常成功,我們也應該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西雙版納佛學院的密切合作關系。
目前各大漢傳佛教院?;久磕甓颊猩?,招生工作壓力較大,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懇請大和尚宣導寒山體系下的各寺院和各位法師能多多支持佛學院工作,多宣傳招生信息。2023年增設一個臺凈班在太倉辦學,目前已發布招生簡章。盡可能派佛學院法師外出招生,比如西北、東北、西南等地招生,走出去增加招生宣傳途徑。
今年計劃招收學僧???0人,本科40人,研究生10人。招生申請已在準備中,待省民宗委招生批復下發后,2023年1月底前發布招生信息。
2、明年將有??铺珎}班、本科第七屆以及研究生第三屆共58人畢業,教務處要做好畢業準備工作及畢業外出參學工作(視疫情而定),外出參學對佛學院招生、對外交流和佛學院對外宣傳起很大的積極作用;做好《畢業紀念冊》的編輯,指定專人負責,及早動手準備;做好??坪捅究飘厴I論文選題指導工作,確保畢業工作順利完成。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目前現有法師25人,授課法師20人,其中3位監院,1位寒山寺知客法師,3位教務干事,教導長不代課,一位法師身體不適暫停教學工作,實際佛學院上課并做事的法師僅12人,其中還包括3位在讀的研究生代課,佛學院的實際師資和實際管理人員是比較匱乏的。后續佛學院引進法師沒有社會大學學歷及佛學院研究生畢業的,不予錄用(特別優秀人才除外)。
培養年輕的法師從事佛學院管理工作,給年輕的法師提供鍛煉機會和施展的平臺。寒山學院自成立以來,尚未組織過法師外出參訪學習。外出參訪既可以宣傳佛學院,又有利于擴展招生途徑。建議明年在疫情防控工作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全院法師前往祖庭或者佛教名勝古跡如西安參訪各大祖庭、敦煌莫高窟等地參訪學習。要多“走出去、請進來”,佛學院法師和學生僧要能定期外出參學(非參加法會活動),同時也要多邀請校外教內和學界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
(四)做好宗教院??荚u工作
今年上半年進行宗教院校評估試點工作,統戰部十一局明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宗教院校深入評估,已于11月26日組織線上培訓,詳細介紹了評估工作內容。佛學院將對照評估指標體系,提前做好準備,盡全力做好評估工作。
(五)加強佛學院信息化建設
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由于受到硬件條件的制約,目前相對落后于其他佛學院。沒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室,無法較好地開展網絡教學,也無法更好地利用網絡教育資源。